- 畫廊周北京開幕 藝術界氣息復蘇 以此鼓勵人們走出心理陰影暮色四合,在798藝術中心大樓附近,一只巨型的復眼裝置亮起來了。起先是零星幾個燈開始閃亮,隨后整體律動亮起,猶如一個生命體……這就是2020-05-25 09:37
- 陳丹青訪山西北朝壁畫:她的出現填補中國美術史空白 是中國線條美學的最高境界在沉睡地下約1500年后,山西婁睿墓壁畫、九原崗墓壁畫、水泉梁墓壁畫等北朝墓葬壁畫集中在山西博物院展出。24日,聞訊而來的畫家陳丹青在展2020-05-25 09:36
- 為西南聯大文化遺產轉化插上“數字翅膀”,探索出文旅聯動的新模式抗日戰爭爆發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校被迫南遷,從長沙輾轉至云南昆明,組建成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8年多的時間里,西南聯2020-05-25 09:34
- 演出、娛樂場所恢復開放,尋找經營困難的解決之法 還要“過幾關”?5月12日,文旅部市場管理司印發《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娛樂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等通知,指導演出場所、2020-05-21 14:51
- 30載 他用畫筆捕捉夢境 畫更多人的夢 讓展覽成為治愈心靈的解壓閥李洋畫下的關于無盡的門的夢,夢中他與同伴進入一個通道里探險,這個通道由無數個房間組成,每個房間代表一種文化。人的一生大概三分之一的2020-05-21 14:50
- 央美研究生畢業作品展云端開展 6月15日,央美本科生畢業作品展將開幕一年一度的中央美院畢業季到了,由于疫情,今年的畢業生作品展無法在校園內展出,但可以在云端開啟。昨天下午5時20分,2020年央美研究生畢2020-05-21 14:49
- 吉狄馬加:好作品既反映個體經驗 又要具有人類意識 維護文化品牌首期做客兩會藝起聊的嘉賓,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推動現實創作 助力脫貧攻堅人民網文2020-05-21 14:47
- 作家王松出新長篇小說《煙火》面世 引發眾評論家關注我自己是真回去了,而且不是簡單地去溜達一圈兒,而是真真切切地和這小說中的幾代人一起櫛風沐雨,似乎真的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一百多年。作家2020-05-21 14:43
- “長城兩邊是故鄉——河北長城攝影圖片展”在河北博物院正式啟幕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河北博物院在經過三個多月閉館后恢復對外開放。當日,長城兩邊是故鄉——河北長城攝影圖片展在河北博物院北區8號展廳2020-05-21 14:41
- 輕喜劇風格讓扶貧劇生動起來 “又窮又苦”風格在這里得到顛覆性的改造文化扶貧農村題材電視劇《遍地書香》正在北京衛視熱播,該劇自開播以來,憑借其接地氣的故事背景及新穎的文化扶貧題材,收獲了不少觀眾的關2020-05-20 09:52
- 來自兩千年前的“中國大寧” 瑞彩時有變 安居總如一 山河無恙 祥瑞溯源《說文》有言:吉,善也;祥,福也。很難說清,中國的吉祥文化源自何時何地,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由追求幸福、平安的人們創造而出,且以器物2020-05-20 09:47
- 閩臺連線直播“非遺”,大屏幕把兩岸的消災祈福儀式連接在一起5月17日上午,由福建省福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臺灣傳統文化促進協會共同主辦的禪和共臨水文傳會兩岸閩臺兩地非遺連線主題活動,分別在福州2020-05-20 09:46
- 頭發絲上“琵琶行” 戒掉所有的重活 只為最美的藝術過去兩三個月,72歲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啟慧沒有那么忙,不過也沒有閑著。他保持著每天堅持練字、畫畫的習慣,還雕刻了《送瘟神》詩二首和2020-05-20 09:40
- 上海啟動系列活動紀念中國藝術歌曲百年,推動中國本土音樂文化走出去記者從上海音樂學院獲悉,在中國藝術歌曲迎來百年之際,上海音樂學院啟動了一系列活動以紀念并弘揚中國本土音樂文化,包括組織專家編撰《中2020-05-20 09:39
- 《昆曲》文化名片微視頻拍攝過程中的幾點思考 創新策劃具有中國文化底蘊的外宣好作品2019年12月25日,江蘇文化名片系列微視頻《昆曲》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New China、新華社客戶端等國際線上線下2020-05-20 09:34
- 熒屏上勞動者形象在變 但價值認同沒有變 集體生產階段的時代寵兒在中國電視劇發展歷程中,涌現出《鋼鐵年代》《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等一批生動刻畫各行各業普通勞動者形象的精品力作,而熒屏上勞動者形象2020-05-20 09:27
- 小滿節氣到!習俗知多少:祭車神、吃苦菜 還有更多習俗你都知道嗎?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氣候特點為氣溫升高,降雨增多。南方有小滿小滿,江河漸滿的說法。在民2020-05-20 09:24
- 在中國古代音樂文物的展廳中,舞臺之外,“寶藏”空間響起美妙旋律安徽最早的青銅樂器銅鈴、氣勢雄渾的龍虎紋鼓座、造型精巧的仙人吹笙壺、難得一見的宋代女伎樂木俑……在中國古代音樂文物的展廳中,鋼琴家2020-05-19 09:37
- 聽名角兒講述舞臺后面的“秘密”,帶大家在云端了解劇院的歷史和故事昨天是國際博物館日,關閉一百多天的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選擇在這一天重新開放。為了讓更多觀眾走進戲劇博物館,北京人藝舉辦云上博物館直播2020-05-19 09:35
- 網絡劇《龍嶺迷窟》制作用心 質感突出 讓人對其后續作品充滿期待近期上線的探險題材網絡劇《龍嶺迷窟》關注度很高。作品較好地還原了原著的神秘感和年代感,在緊張驚險氣氛中加入輕喜劇元素,增加了觀賞性2020-05-19 09:34
電商
每日 推薦